发布时间:2022-12-30 来源:农药科学与管理 浏览次数:7674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2-12-30 7674
今年是党的百岁华诞。百年前,嘉兴南湖上那一艘风雨飘摇的小船带领着华夏儿女跨越无数艰难险阻,从落后封闭走向进步开放,从遍地饿殍走向繁荣富强,誓死捍卫着祖国的壮丽山河,改革开放的春风,也为扬农的诞生提供了土壤和温床。
扬农化工成立于1999年,前身是1958年建厂的扬州农药厂五车间。回首扬农荆棘丛生、饱经风雨的成长之路,有一群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扬农创业者,心怀实业兴国的壮志理想,百步九折,自立自强,他们从运河出发,追江赶海,劈波斩浪,开始了振兴国产菊酯的破冰之旅。
1986年,化工部向扬农拨款1000万元专项资金,要求做好扬农产业转化,加快发展民族菊酯。然而小试到产业转化的难度超出想象。由于拟除虫菊酯具有复杂的手性结构,技术难度高,工业化难度大,国内无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国外又严密封锁技术,经费用完了但调试却未能成功,一直无法拿出合格的产品,含量始终徘徊在60%-70%,外观呈酱褐色,连国家爱卫会大于90%的要求也达不到,更遑论打破垄断与国外公司相竞争。工艺更改,项目换人,能用的方法都尝试了。直到八十年代末期,大家的努力依然没能改变无情的事实:国内需求依然进口,国外公司依旧垄断。
历经了二十年的艰难求索,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吞噬着大家心中的激情,菊酯依然保持着它讳莫如深的面纱,扬农人的信心也沉到了谷底。在五车间面临被撤销、菊酯面临被下马的十字路口:要么在等待中消亡,要么在绝境中崛起,扬农坚定地选择了后者,1992年,菊酯五车间开始推行分厂改制,主动提出放弃国家给予的“进口国外产品,搭配扬农菊酯”的行政保护政策,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从“国家给饭吃”向“市场要饭吃”转变,全面开启了扬农化工创新求变、创业求生的探索之路。没有现成的技术,就请教专家,不断摸索试验;没有专业的人才,就自行培养;没有先进的设备,就自行设计,因陋就简。1993年,扬农终于在不断地失败中成功拿出我国第一个质量完全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的工业化菊酯,成为扬农史、中国家卫消杀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企业从此摆脱了生存的困境,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也深刻地意识到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巨大红利和发展能量,也对科学至上的理念深信不疑、奉为圭臬,面对国外的强大对手,自主创新是唯一的正确选择,也是企业发展的唯一出路。
多年来,在党的政策指引扶持下,扬农人始终坚信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心中牢记安全生产是企业基业长青,发展行稳致远的柱石,严抓生产管控,学习国内“海尔”等先进企业管理理念,对标国际先进同行,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为目标,用十年左右时间赶超了落后国外对手三十年的技术差距,菊酯品种开发速度不断加快,彻底摆脱菊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成为行业中唯一能够实现中间体完全自行配套的农药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中站稳了脚跟,也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话语权。
2012年,为响应国家工业企业“退城进园”政策,扬农经过慎重决策作出了沿海发展战略,吹响了三次创业的号角,南通如东新工厂——优嘉植保公司,作为扬农项目的重要承载基地成为了创业的主战场。围绕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扬农以绿色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将安全和环保放在首要位置,注重遴选绿色工艺,新产品开发引入经济性、安全性、清洁性的“三维评价体系”。大力推广应用dcs集散控制系统,最大限度降低生产过程的控制风险。与国内同行相比,扬农对环保的认识要痛的早、醒得快。08年到12年间,扬农一度暂停了新品开发,集中所有研发力量进行清洁化攻关,这些清洁化成果全部在优嘉项目建设中加以集中应用,为优嘉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7年,优嘉公司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国内农化行业唯一一家绿色工厂,也使优嘉在绿色发展上成为了行业的示范和标杆。
过去的发展经验表明,企业发展质量的高低,与党委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密切相关。扬农化工始终谨记党的教诲,在艰难中起步,于困境中跋涉,在挫折中成长,自变革中奋起。注重加强党委和经营层组织、作风、制度和能力建设,不断强化“两个责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紧紧围绕“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将党建工作与公司发展相融合,多角度多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团结带领广大干部员工砥砺奋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百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展望未来,扬农既要保持自身好的文化、好的作风、好的传统不流失、不褪色,又要尽快融入中化这个大家庭,以开放的心态,包容的胸怀,学习和借鉴兄弟企业的先进理念,加快构建新扬农文化,永远跟党走,奋战新征程。